CONTACT
时间:2025-08-12 11:26:31 点击量:
继红米黑米早造丰收后,信宜市北界镇“稻虾共作”项目投放的罗氏沼虾也迎来了收获,日前,首批罗氏沼虾新鲜上市,稻田革命初见成效,标志着当地红米黑米特色产业链的关键延伸,“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种养模式的成功实践。
8月8日上午,记者在“稻虾共作”项目基地看到,基地两旁站满了群众,他们提前获知稻虾上市的消息,一早便从各地赶来,一睹稻虾风采,排队买虾尝鲜。基地里早造种植的红米黑米已收割完毕,经过排水后,稻田里的罗氏沼虾(罗虾)全部集中在基地四周的水渠里。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水渠里拉起地笼,进行捉虾起虾。远道而来的韦女士告诉记者,“好靓的虾,好大只,41.8元一斤,我买了两斤。”只见刚出网笼的罗氏沼虾,体态饱满,活蹦乱跳,青灰色的虾壳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长钳子、长身子、大虾头,一尾尾比手掌还要长,每尾虾能够达到25至40克重,不到半小时,首批罗虾便被抢购一空。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过程中,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分公司派驻北界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华南师范大学“双百行动”联合在北界镇开展广东省科技厅“百千万工程”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华南师范大学“双百行动”产业帮扶专项项目。今年5月14日,在明堂村红米黑米稻田里投放3万尾罗氏沼虾虾苗,率先进行稻田革命,开启“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新模式,打造13亩“稻虾共作”项目示范试点。在省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大学生的精心管护下,“稻虾共作”项目即使是历经多次特殊天气影响,但生态种植的红米黑米和生态养殖的罗氏沼虾依然取得好收成,让当地群众看到了科学生态种养的实效。
此次北界稻田罗虾的成功投产,离不开当地坚实的红米黑米产业基础。自2022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进该产业以来,全镇红米黑米种植面积已达3500亩,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户种粮增收40%以上。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看中当地成熟的红米黑米产业基础,主动对接北界镇。经前期水质检测和科学评估,专家们发现这里水质优良,非常适宜虾类生长,且具备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稻虾共作”项目应运而生。“稻虾共作构建了互利循环的生态系统。”华南师范大学派驻北界镇的科技特派员、项目负责人汪蕾介绍,罗氏沼虾通过摄食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农药使用。它们的排泄物成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田则为虾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天然饵料。
“前段时间的强降雨,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但经估算,‘稻虾共作’仍然取得了亩产约80斤虾的成绩,红米黑米的产量也非常可观。”北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甘华健说:“这让我们对‘一田双收’的模式充满信心!基于首批稻田罗虾的成功上市和市场的热烈反响,北界镇已制定了明确的扩产计划,晚造将‘稻虾共作’面积扩大至60-70亩,明年力争超过100亩。”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长盛小区北区29号楼2-201 电话:0531-88985736 手机:13356966360
Copyright ©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