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时间:2025-08-08 05:43:49 点击量:
25年9月23至25日,为期三天的这场由山西省水利厅、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行业盛会,以科技赋能节水 创新引领农业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山西省在农业节水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前沿技术,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356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突破3.2万人次,现场签约项目金额达17.8亿元,创下历届展会新高。
展会上,由中国农业大学与山西农科院联合研发的5G+AI农田水肥精准调控系统引发关注。该系统通过埋设于田间的2000余个土壤墒情传感器,结合气象卫星数据,能实现每平方米级别的精准灌溉,较传统漫灌方式节水63%。太原清徐县示范基地数据显示,这套系统使葡萄种植用水量从每亩年耗水550立方米降至200立方米,同时增产22%。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李乾在开幕式上透露,未来三年将在全省推广此类智能设备,计划覆盖3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在农业机械展区,山西天海泵业推出的光伏驱动卷盘式喷灌机成为明星产品。这款设备采用柔性太阳能薄膜供电,单台日灌溉面积达80亩,能耗仅为传统柴油机型的1/5。更引人注目的是运城一家企业研发的根系靶向灌溉装置,通过微型渗灌带直接将水分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配合高分子保水材料,使水分利用率提升至92%。临汾市农业农村局现场签订2000套采购协议,预计可为当地10万亩果园年节水800万立方米。
山西农业大学展台前,由王娟教授团队复原的明代梯田蓄墒技术模型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这项将传统垄作与现代覆膜技术结合的系统,在晋北干旱区实现玉米亩产突破650公斤,较常规种植节水40%。配套展示的生物炭基保水剂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施入土壤后可使持水能力提升3倍。吕梁市已将该技术列入2025年巩固脱贫成果重点项目,计划在石楼、临县等地区推广5万亩。
展会特设水权交易成果展,详细解读山西省2024年出台的《农业水权交易管理办法》。通过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余交易机制,朔州市平鲁区去年完成全国首单跨行业水权交易,农业节水通过水交所转让给当地发电企业,实现生态补偿金386万元。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赵强在论坛上表示,2025年将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用水确权登记系统,推动形成市场化节水激励机制。
在中以农业节水合作专区,由山西农谷引进的滴灌带激光打孔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使滴灌带生产成本降低40%。太谷区现场演示的温室无土栽培循环系统融合了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的核心技术,水资源利用率达95%以上,目前已在晋中市20个现代农业园区投入使用。以色列驻华使馆农业参赞艾达尔表示,山西在旱作农业领域的创新经验值得向中东地区推广。
展会特别设置农民体验日,来自忻州的原种场技术员王建国带着自制的简易渗灌器参展。这个用废旧塑料瓶改造的装置,成本不足5元,却能使单株蔬菜节水30%,获得草根创新奖。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届展会评选出的27项百姓适用技术将纳入全省农技推广目录,通过田间学校向小农户普及。
在功能农业展区,长治市潞玉种业展示的抗旱节水玉米品种亩产达800公斤,籽粒富含硒元素,市场溢价20%。配套展出的小米水分增值加工线通过精准控制烘干工艺,使每吨加工耗水从12吨降至4吨,产品口感评分反升15%。这些案例显示,节水农业正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创造中心。
同期举办的黄河流域农业节水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发布了作物生命需水阈值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13年实验数据,首次量化了不同生长阶段作物真实需水量,为智能灌溉提供理论支撑。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宣布成立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五年将投入2.1亿元开展11项关键技术攻关。
省生态环境厅展板显示,近三年山西农业节水累计达8.7亿立方米,相当于70个西湖水量。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全省减少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800平方公里,同时因减少灌溉能耗实现年碳减排42万吨。右玉县展区的节水型生态农场模式,将节水种植与草原修复结合,使土地固碳能力提升2.3倍。
这场展会不仅展现了山西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更勾勒出十四五期间农业节水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三轮驱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打细算的根本转变。正如参展企业代表所言:节水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山西的实践证明,节水与增收可以同向而行。随着《山西省节水农业中长期规划(2025-2035)》即将出台,这片黄土地上的绿色革命正在书写新篇章。组委会郑丽带您起飞178;;;3836;;;398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长盛小区北区29号楼2-201 电话:0531-88985736 手机:13356966360
Copyright ©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